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7-13 16:48:42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集锦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集锦5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文中引用故事的作用。2.理解有关句子的含义。3.认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比较本文和前两篇说明文的不同。

  (三)情感目标1.了解变化无穷的生物世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意识。2.感受作者充满对现实世界的人文关怀的精神美。

  二、学法引导

  1.利用练习一、二题完成对课文内容及重点语句的理解。2.初步体会本文和前两篇课文的差异。3.在现实生活中,找出几个例子或直找资料丰富自己的例子,说明人类对生物进化的干预越来越多。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文中引用故事的作用。2.认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意义。

  难点:理解文中有关语句的含义。

  解决办法:1.复习有关说明文的知识及以前所学习的说明文文章,比较分析、议论归纳。

  2.研读文中所举例子,认识自然选择及人工选择的意义,精读有关语句,结合上下文分析、讨论有关语句的含义。

  四、课时l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搜集信息。根据阅读文章或互联网,查阅有关生物进化过程中,“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发挥作用的事例,进行信息交流。2.讲故事。把文中介绍“”的内容编成故事,讲给同学听。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感受爱斯梅拉达的人性美

  学习多角度对比表现人物性格和主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字音 创新设计 自主学案

  2、熟悉文章内容,按小说三要素在文中划下关键内容。

  一、上课检查预习情况,理清文章思路。

  解题:两位主人公——伽西莫多和爱斯梅拉达

  重要事件——爱斯梅拉达在众人的嘲笑声中给伽西莫多伽西莫多喂水

  注:点明相关段落

  二、研习文本

  过渡:两张图片

  1、填空,要求——表情

  围观的群众 嘲笑 口干舌燥的伽西莫多

  爱斯梅拉达 微笑着 给伽西莫多喂水

  2、图中中同学们最感动的表情是什么?最厌恶的表情又是什么?

  明确:笑

  过渡:同是“笑”,却各不相同。

  验

  3、且先看围观群众的“笑”——嘲笑,落实到言行有怎样的表现?

  提示:阅读体验

  三次请求换来的是什么?(抓住变化,揣摩伽西莫多的心理)

  伽西莫多——动物似的咆哮声“给水喝” 群众——笑的更厉害了

  伽西莫多——更另人心碎的声音“给水喝” 群众——一阵哄笑

  伽西莫多——喘息着“给水喝” 群众——(想象)

  三求三笑

  苦——乐(对比)

  思考:体现了围观群众怎样的人性?

  明确:愚昧、无知,缺乏同情心

  4、再看看“爱斯梅拉达给伽西莫多喂水”这一情节

  爱斯梅拉达——温柔、微笑

  思考,她的人性又如何?

  明确:善良

  联系围观群众 美——丑(对比)

  温柔的爱斯梅拉达微笑着给伽西莫多喂水,他哭了。

  笑——哭(对比)

  泪——水

  5、受尽围观群众嘲笑时,伽西莫多没有委屈流泪,为何现在会流泪呢?

  那姑娘的水不仅滋润了他干渴的喉,

  那姑娘的善举滋润了他因受尽嘲弄而干渴的心灵

  这是他感动于那姑娘善举的眼泪,眼泪中映着水。

  点题: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6、美德的力量是有感召力的,受到感动的'不仅仅是伽西莫多,还有围观群众。

  对“围观的群众看爱斯美拉达给伽西莫多喂水感动的拍手叫好”这一情节,你有怎样的理解、感悟?(自由讨论)

  提示:抓住群众前后变化的反差,谈谈自己想法。

  此处情节安排正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作者有意凸显爱斯梅拉达的美德,是作者对人性美好的期望。

  小结:引用名言

  三、拓展思维

  在这美好的结局后,有没有一丝隐忧

  四、练习

  书本“问题探讨3”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纪念

  教学理念:

  结合课文插图和教学挂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语文的学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树立爱护公物、爱护建筑物的良好习惯。

  2、识字:台、阶等16个生字。继续培养识字能力,初步通过看上下文猜字,复习其它识字方法。

  3、阅读:能比较熟练的读课文,鼓励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4、综合活动:讨论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动植物。

  教学重难点:

  16个生字词,渗透性识字。

  教具:

  课件

  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插图,识字词。

  1、引入(金钥匙):学习伙伴冬冬送给我们一把金钥匙。读书时要留心看插图,因为插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幅特别有趣的图吧。

  2、出示图。(点击配乐)

  ① 师:山坡上有一座什么?(亭子) 点击出示“亭子”。

  出示词卡“亭子”,指名读,师评:“亭”是后鼻音,他读得真准,我们一起读一读。生齐读。贴在黑板上。

  ②亭子周围有什么样的树和小草呢?点击出示“周围”。

  生答:周围有绿树和青草。

  师:这茂盛的树和绿油油的小草在亭子周围(边说边在图上比划)。

  出示词卡“周围”,指名读,齐读。贴词卡。

  ③图上都有哪些小动物呢?(小熊、小猴、小兔、梅花鹿、小刺猬)

  师评:你看得真仔细。还运用了从左到右的观察方法呢!

  ④梅花鹿和小刺猬站在亭子的?(旁边)

  点击出示“旁边”。理解。出示词卡“旁边”,生齐读,贴词卡。

  ⑤小动物在干什么呢?

  (刻名字)点击出示“名字”。师评:连它们在刻名字你都知道,你一定是认真预习了课文的。

  出示词卡“名字”,指名读。师评:他把“名”这个后鼻音,“字”这个平舌音读得多准呀,我们一起来读准它。读后贴词卡。

  它们在石头上刻,柱子上刻,连台阶都不落下。点击出示“台阶”。

  出示词卡“台阶”,指名读,齐读。贴词卡。

  二、师范读。

  过渡:瞧,它们多开心呀。原来———

  点击课件,师范读全文。

  三、生自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特别注意圈出的生字词语。

  四、认读生字词语。

  1、游戏“找朋友”,认知写字条中的字。(师将生字卡片发给学生,拍手问“名,名,我的朋友在哪里?”,余生拍手说:“名,名,你的朋友在这里。拿着这张字卡的小朋友边说边上台,教大家认读生字两遍,口头组词一个)

  2、游戏“开火车”,认读词语。(点击课件出示词语)

  五、指名分读课文。

  过渡:字宝宝和词宝宝和你们捉迷藏,又跑回课文里去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1、 这课文有几个自然段?(4个)

  2、 请4名孩子分别读课文。

  六、学文。

  (一)学习段一。(课件出示)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段,分享它们的快乐吧!

  生读后,师评:又唱又跳真开心,连我们都感受到了那份快乐。

  (二)学习段二(课件出示)

  1、师:小动物都留下了什么样的“纪念”?边问边板书“纪念”。

  分角色读段二(请ⅹⅹ来扮演小熊,ⅹⅹ扮演长颈鹿,ⅹⅹ扮演小刺猬,其余孩子读叙述部分。)

  2、 师“小熊”提议,生齐读第一句。出示词卡“应该”。应是多音

  字,文中读一声,可以组词“应该,应当,应有尽有”。还有一个读音是四声,可以组词“反应,呼应,有求必应”

  3、理解“它”。

  读相关句子。问:它是指谁?(小熊)

  把“小熊”换进句中读一读,看是不是指它。生齐读:“小熊在……”。

  4、其他小动物呢?

  生读:“也纷纷在……名字”。

  现在你知道了吧,它们是用什么方式留纪念的?

  (刻名字) 板书:刻名字

  师:原来它们是以刻名字这种方式留作纪念的。一个人的名字多重要呀,难怪它们连台阶都不落下。

  5、分男、女生读长颈鹿和小刺猬的对话。(课件出示句子)

  6、当大家都在忙着刻名字时,小刺猬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出示词卡“站在”,识记“站”字。(全体起来站立) 贴词卡。

  7、小刺猬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它在想:“留个什么样的纪念才好呢?”

  如果你是那只小刺猬,会想些什么?

  (栽花种草,立一个警示牌,要制止其他动物乱写乱画……)

  (三)学习段三

  过渡:第二年春天,动物们又到小亭子来玩。它们看到了什么?

  1、请你自己读一读第三段,把你看到的用“~~”勾画出来。

  2、指名回答看到什么,师点击出示波浪线。

  3、生齐读。

  4、理解“开满”,“五颜六色”。

  ① 花儿多吗?(多)从哪个词知道的?(满)

  请你读一读。评:花儿真多呀,数不胜数!

  ② 花儿的颜色呢?(五颜六色)仔细看,花儿都有些什么颜色?

  生答:花儿有红的、黄的、紫的、白的……

  师说:哦,这么多种颜色的花儿竞相开放,好看极了,就叫?(五颜六色)

  出示词卡“五颜六色”。

  谁来读一读?评:花儿听见你们把这个词读得这么好听,开得更鲜艳了。

  5、师生合作读。

  在这美丽的花海里,连老师都忍不住想和你们一起读读了。

  师引读:“第二年春天,动物们又到小亭子来玩。啊!”

  生接着读:“亭子周围……更美了。”

  师:“梅花鹿说” 生读:“这才是应该留的`纪念啊!” (师点击课件,圈红“纪念”)

  师:“梅花鹿高兴地说” 生再读:“这才是应该留的纪念啊!”

  “梅花鹿大声地说” 生再读:“这才是应该留的纪念啊!”

  (四)学习段四

  1、课件出示段四,生齐读。

  2、师问:是谁栽的花儿呢?(小刺猬)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小刺猬在一旁甜甜地笑了。)

  3、小刺猬为什么“甜甜地笑了?”(点击出示这个问题)

  (因为它是为了纪念盖小亭子,不是为了给自己留念,所以它甜甜地笑了。)

  七、拓展。

  1、点明主题:

  小刺猬的行为不仅保护了环境,还美化了环境,这才是应该留的纪念啊!

  2、“特别的作业——找春天”的启示。

  师:上个周末,张老师布置了一项特别的作业——到大自然里去找春天,把春天带到学校来。(课件出示学生作业),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留下纪念的?

  指名答。

  3、师:你们和小刺猬一样爱动脑筋。用笔写,用纸画,用相机拍,卢曼妙和她的好朋友还用了唱歌跳舞这种独特的方式呢!这样做,既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又爱护了大自然。这才是应该留下的纪念啊!(说最后一句时出示词卡“应该”。)

  八、写字。

  1、学写“应该”的“应”。

  ① 谁来记一记? ② 看字卡,书空。 ③ 在书中天子阁里描一描 ④找关键笔画 ⑤ 在本子上写两个字,第一个字带拼音。

  板书:

  纪 念

  刻名字 种花草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回声的科学知识,学习本文生动具体地介绍知识的方法。

  2.掌握生字词,练习做卡片,提高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1.科学小品的写法

  2.回声的科学原理及其运用

  教学方法:

  谈话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

  导语:前面学过的《大自然的语言》一课,大自然不仅有美妙的语言,而且有奇妙的声音,当你站在高山顶或深谷里高呼一声的时候,当你站在大厦或遂道里用力击掌的.时候,侧耳一听会听到什么呢?回声,有时回声还不止一次,而是两次、三次,甚至更多次,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回声”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读了这篇课文,就明白了。

  初读课文,正音解词:

  隧道(suì) 圜丘() 层峰叠障(zhàng) 庞大(páng) 巍峨(wēi)(é)

  再读课文,划分段落。

  (一)点明回声发生的原理。

  (二)举例说明回声因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多种回声现象。

  (三)用事实说明了解回声,利用回声为人类服务的重要性。

  读课文,请学生画出文中所举事例,并依次编上序码。

  ①在高墙或室内说话,听不到回声。

  ②捷克阿德尔什伯赫旁的断岩能听到三次回声。

  ③江西弋阳圭峰的“回声谷”能听到四次回声。

  ④英国牛津郡一个地方,一声枪响回声达20次之多。

  ⑤雷声经过地、山、云回声隆隆不绝。

  ⑥北京天坛回音壁、三音石、圜丘。

  ⑦冷空气团和云雨层也会反射声波。

  ⑧阿尔卑斯山铁路隧道里的爆炸声能传到160千米远的地方。

  ⑨回声探测仪器,声纳。

  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三个段意)

  (具体生动地说明了回声的原理、现象以及了解回声、利用回声的重要作用。)

  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①文章开头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引用)(拟人)

  作用是什么?(点题)

  把回声比作什么?(比作女性)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样原声和回声就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了,将回声现象化作一种生动有趣的艺术形象了)

  文章引诗开头,有吸引力,拟人形象,富有情趣。

  ②第二段说的是什么?(回声发生的原理)

  ③这一部分的说明顺序是什么?(由具体到抽象)

  第二部分

  ①第4段说了什么?(1次回声)

  第5段说了什么?(回声2至20次)

  这两段按什么顺序写的?(由少到多)依回声的次数为序。

  ②第4段分说什么情况?

  (分说“较远”和“太近”两种情况,大略说明听到回声的条件)

  ③第6段说了什么?(总述回音壁、三音石、圜丘)

  7—9段分别说了什么?(分别介绍了回音壁、三音石、圜丘)

  采用了什么顺序?(由总到分)

  ④第七段,说明墙体是为了说明什么?(反射条件)

  “由于……”一句点明了什么?(点明原理)

  ⑤第10段说了什么?(液体、气体也反射声波)

  第11段说了什么?(用隧道事例证明)

  顺序?(由固体到液、气体)回声的表现。

  ⑥第11段,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先说现象奇怪,再作科学解释)

  第三部分

  ①第13段说了什么?(用事实说明,利用回声有重要性)

  ②第14段说了什么?(用事例说明回声仪器的迅速发展)

  顺序?(由实际到应用)写的是回声的用途。

  总结①说明方法

  (1)举例子

  (2)下定义

  (3)作比较

  (4)列数字

  ②修辞方法

  (1)拟人

  (2)设问

  (3)连珠(顶真)

  ③填表

  写作方法

  表现形式

  具体例子

  表达效果

  由具体到抽象

  由具体到抽象

  第1、2自然段

  引人入胜

  知识原理

  由抽象到具体

  第9、10自然段

  具体形象

  结合

  先说知识后举例子

  第4自然段

  生动有趣

  具体例子

  先说事例后说知识

  第10自然段

  说服力强

语文教案 篇5

  目标:

  1.读通课文,能够联系课文和生活阅历理解“做事光明磊落,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和课题的意思,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2.认识4个生字。

  重、难点:理解“做事光明磊落,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和课题的意思。

  教法:自学、指导

  教具:课件

  流程:

  一、组织教学

  二、按照本单元学习写人叙事类文章的方法组织自主学习

  1.抓情节:自由练读,读通课文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抓细节: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学习,默读课文,标记出课文中描写人物动作、对话、神态、心理活动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品质特点。

  3.抓启示:抓住课题和“做事光明磊落,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等关键词句,结合生活中的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例谈谈启示。

  三、:学生全文。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语文经典授课教案01-23

语文上册教案01-25

语文《识字》教案01-20

语文《口技》教案10-27

(经典)语文教案10-22

【经典】语文教案10-04

语文试讲教案03-19

语文《狼》教案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