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可贵的沉默》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可贵的沉默》教案

时间:2024-04-30 18:41:1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可贵的沉默》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可贵的沉默》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可贵的沉默》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可贵的沉默》教案1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句段,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感受“沉默”的可贵之处。

  2、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文中得到启示,做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孩子。

  重难点:

  抓住重点句段,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体会“沉默”的含义及可贵之处。

  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爸爸妈妈爱你们吗?从哪些事情中可以看出来?

  那你爱他(她)们吗?你又为父母做过些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24课――“可贵的沉默”。

  提问:

  1、“沉默”是什么意思?

  2、看到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带着课后第2题,默读课文

  2、回答: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用符号把这三部分内容划分出来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蕴含的道理

  (一)阅读第一部分

  1、划出你感受较深的句子,谈谈体会

  2、理解“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等词的意思。

  3、分角色朗读,读出孩子们的兴奋之情。

  (二)过渡语:同学们感受到了父母的爱,这是不够的,老师还想寻找一种埋藏在学生们心底的一种极为珍贵的东西,这种东西是什么呢?

  1、请同学阅读第二部分,思考:孩子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沉默的?从哪些语句看出来?

  2、想想这个时候,孩子们心里会想些什么?

  3、结合插图,对比孩子们的两种不同表现。

  (三)同学们说得真好!在这可贵的沉默之后孩子们懂得了什么呢?请大家继续读后面的'内容

  1、从哪些句子你看到孩子们懂得回报父母的爱了?

  2、老师仿佛真的听到你们父母在由衷地夸赞你们,作为老师的我也为你们而高兴,我也想读一读,同学们想听吗?师范读最后一自然段。

  四、总结

  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想对父母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板书:父母→爱→孩子

  (自然、伟大)

  孩子→爱→父母

  (真诚、可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可贵的沉默》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从而使学生懂得做子女的也应当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可贵的沉默。

  2、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是“沉默”?

  (沉默就是不说话)

  3、齐读课题,质疑:

  师: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

  (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呢?谁沉默?在什么情况下沉默?他们沉默时的神态怎样?沉默之后是一种什么情景呢?……)

  二、学生自学,解决疑惑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⑴ 借助拼音通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

  ⑵ 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⑶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不懂的句子做上记号。

  ⑷ 小组合作学习,把自己不理解的,不懂的词句与大家交流、 讨论。

  2、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

  3、教师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三、检查自学情况,深入学习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1、读准生字、新词的字音。

  2、理解词义:

  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骄傲:本文是自豪的意思。

  神气十足:形容十分得意而傲慢的样子。

  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

  情绪:人从事各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的心理状态。

  索性:直截了当,干脆。

  阻止:使停止行动。

  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

  依然:依旧。

  寂然无声:非常安静,没有声音。

  期待:期望、等待。

  追逐:追赶。

  沉默不语:不说话。

  瞥了一下:很快地看了一下。

  赦免:依法定程序减轻或免除对罪犯的刑罚。

  四面八方:泛指周围各个方面。

  继而:接着。

  稚拙:幼稚笨拙。

  3、读课文,理清条理:

  ⑴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在一节课上,老师询问家长给学生们过生日的情况,大家情绪热烈,滔滔不绝,可当老师问谁知道家长的生日时,教室里立刻沉默无声,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懂得了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⑵ 哪些自然段是写课上发生的事?哪些自然段写了课下发生的事?

  (小组合作学习,得出以下结论。)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1~16自然段):写课上老师教育我们不能只会感受爱,还要知道回报父母的爱。

  第二段:(17自然段):写家长会上,家长们的反映。

  第三段:(18自然段):写“我”的感受。

  4、学习内容,理解重难点:

  ⑴ 请学生把课文中孩子们在叙说父母给自己过生日的情景时的表现,用笔画下来,再读读,体会一下当时孩子们的心情。

  (也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过生日的情景)

  从“骄傲地举起了手”,“神气十足地左盼右顾”,“越点越多,越点越兴奋,声音越来越响”,“索性站起来”,“快乐地交谈”等体现了孩子们得到父母的爱的幸福。

  ⑵ “我想去寻找蕴藏在我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

  (“极为珍贵的东西”在这里就是指要回报父母的爱。这句话是说“我”要让孩子们不光感受到爱,还要让他们懂得回报父母的爱。)

  ⑶ 老师后来提了什么问题,使这热烈的场面一下子变得沉默无声?完成下面练习,想像一下,他们在想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想什么?

  课件出示:

  “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请举手!”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孩子们沉默着,他们想:

  ⑷ “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的神色之中。”

  (“足足一分钟”,表明“沉默”的.时间很长。孩子们面对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这个话题,一下子从“十分热闹”变得“沉默不语”,“所有的人”都不说话了,并且脸上流露出犯了错误的神色,这恰恰是他们可爱的地方。说他们可爱,是因为他们在觉察到自己错了之后,毫不掩饰,坦诚地流露在他们的神色之中。)

  ⑸ “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双双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

  (这句话是“我”轻轻问“怎样才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后孩子们的最初反应。“像获得赦免一样”,形容孩子们的错得到老师的原谅,心情轻松了许多;“躲躲闪闪的目光”,形容孩子们追问时表现出来的回避的神色;“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说明孩子们的目光慢慢地从各个角度转向老师,敢于看老师了。)

  ⑹ 老师提示了大家回报父母爱的方法,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到底哪儿不一样?

  (前面是说父母如何爱自己的而热闹,后面是为回报父母的爱想办法而热闹。)

  ⑺ 有感情地朗读,体现两种不同的热闹。

  ⑻ “啊,我真快活!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这堂课成功了,小家伙们在沉默中终于懂得要回报父母的爱了,后来他们用各种方式回报了父母对自己的爱。“我”听到家长会上爸爸妈妈说他们的孩子在向他们表达自己的爱,这正是孩子们在那节课上沉默不语“反省”自己的结果,这也正是为师的快乐。)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可贵的沉默》教案】相关文章: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01-05

《可贵的沉默》教学反思03-21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04-17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02-03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荷花》教案11-10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教案09-26

语文下册三年级的教案04-15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燕子专列》06-09

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