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语文教案7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渠道,认字与识字。
2、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通过引导学生自学,学习古诗,提出疑问。
3、朗读课文,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
4、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调动查找资料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自学提出疑问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指导背诵部分段落。
教具准备:
1、春节的传说故事
2、投影
3、各地过年的'图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你喜欢过年吗?我国传统的过年是哪一天呢?你想知道年是怎么来的,过年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吗?
2、阅读《过年的来历》
3、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过年的来历。
4、你觉得过年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
5、学生交流。
6、无论何时何地,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很注重过年。这节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王安石所写的七言绝句《元日》,看看古人是怎样过年的。
二、自学古诗
1、回忆学法:
我们要学会一首古诗你有什么基本办法呢?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理解意思展开想象)
2、你们有信心读准、读懂古诗吗?
三、学习古诗,交流。
1、你读准了吗?
2、你知道古人怎样过春节的吗?从诗中哪些地方知道呢?
燃爆竹
饮屠苏
迎红日
换新符
3、要读懂古诗还要先理解词语的意思,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呢?
4、你还有什么不懂的或不理解的吗?告诉大家,让大家帮帮你。
5、在大家的帮助之下,是不是都理解了古诗了呢?请你试着把古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自己说指名说
l理解古诗可以把用在两部分间加上自己的话。使意思表达更通顺。
6、闭眼听老师范读,在头脑中想象,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7、小结:多喜庆,多热闹呀。能把这首古诗的热闹和喜庆通过读表现出来吗?如果你觉得读不足以把热闹和喜庆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动作表现出来。
自己读指名读全班读
四、背诵古诗,学习生字。
1、你会背诵了吗?
全班背男女生各背
2、我们来看看这首古诗的第一个字,要写对写好它应该注意什么?
右下角的四点书写。师板演。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4、展示台进行生字的讲评。
爆的最后一笔
换的撇不要写出头
曈的左边是日
重点指导爆的书写。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 自悟、 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让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感悟故事,体会“母爱”,懂得 “亲情”。
3、综合听、说、写、读能力的整体发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流程:
1、学生活动:说出一个你最喜欢、最敬佩、最感激的人,并且作一个生动、形象的评价。(评出最佳表述者)
[培养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教师参与:我的母亲是一个美丽无私、善解人意、宽宏大量的人。(为导课做准备,师生互动)
2、创设氛围:激情导课(图片)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每一个人,从襁褓中的婴儿,哪一个没有吮吸过母亲甘甜的乳汁?从步入神圣的校门,哪一刻离开过母亲辛勤的'抚养?从踏上人生之路,哪一天听不到母亲殷切的问候?……然而就在今天,我要为我的母亲唱一首赞歌: 因为她是一位特殊的母亲一一她是我的养母,此刻,就让我们携手步入《小巷深处》找寻母亲远逝的身影。[导语的语言亲切而感人,使学生不仅明白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感情,引起共鸣]
3、积累词汇,感情朗读
学生活动: ①在练字本上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汇(6人一组进行评比,展开竞赛,评出最佳书写者)[学写规范通行的正楷字,提高书写速度]
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给大家读哪个段(先自由练习读,然后指名选择朗读,讦出最佳朗读者)[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参与:教师选读几个段[普通话流畅、感情投入、感染学生,引来热烈掌声]
4、浏览全文,感受母爱
学生活动:读完全文后,请你找出课文中表现母爱的具体描写(6人一组,分组活动,前三组找前半部分,后三组找后半部分)[合作、探究学习、分工解决问题,学生竞争发言,回答踊跃,在阅读中了解语言、动作、神态、 肖像等人物描写方法][这里打破传统的“串讲”形式, 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5、整体感知、提炼主题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说出了母爱无私、亲情感人的主要内容。
6、理解亲情、感情升华
教师再次深情小结全文,同学们精彩的朗读的发言牵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弦。的确,母亲是一位可亲可爱的人;母爱,一种不求回报的情感;亲情,全人类美好的夙愿。现在,让我们一起奏响亲情的旋律,谱写亲情的诗篇。
学生活动:集体朗读课文25一一29段(慢,深情)
7、联系生活、片断训练
在阅读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尝试用不同的确描写人物方法。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中,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直观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情绪活跃,思维敏捷。同时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在“浏览全文、感受母爱”的活动中,通过分配完成任务的方法,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意识。而且配合了读、说、写等语文活动,整个活动中,让学生人人参与,真正“活动’,了起来。师生互动,增添了课堂气氛。但是学生在书写时总是匆忙完成,达不到日日练、月月练,写好规范汉字的目的;在口头表述时,学生没有真正发自内心,而流于表面,没有收到先声夺人的预期效果。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
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风险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第一板块:复习词语,把握大意
1、分步出示下列三组词语(指名读、齐读)。注意字正腔圆、声音洪亮,想想每一组词语与什么有关。
(1)气温骤降 风雪不止 满天飞舞 皑皑白雪
(2)长途跋涉 疲劳 饥寒交迫 濒临死亡
(3)冒着春寒 顶着大雪 踏着山路 四处寻找
2、这三组词语分别与天气、燕子和人们的活动有关,这些词语你有不理解的吗?不理解的或理解不准确的,等一会儿我们送到课文中联系上下文理解。你能在每一组中选一个或者两个词语说说这篇课文的大意吗?
3、孩子们,你认为怎样才能读好这些词语?如果要理解好、读好这些句子,我们应该将它们送到课文中去,相信你会有新的感受。
(评析:将词语组成一个“集成块”,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训练读书的要求:字正腔圆、声音洪亮、利用词语说课文大意,由“怎样才能读好这些词语”过渡到下一板块教学,实现了词语教学功能追求的最大化,达成了多个教学目标。)
第二板块:理解词语、朗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组词语,感受天气寒冷
1、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组词语,你用什么办法理解这样几个词“皑皑”、“骤”?诚如同学所说,可以运用查字典、问老师等办法。然而,理解这些词语还可以将它们送到句子当中,请同学们勾出描写天气寒冷的句子。
2、老师根据同学们勾画出来的句子排列成了一首小诗(灯片出示下列句子),读着这首小诗,你仿佛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满天飞舞的皑皑白雪,覆盖着山间岩缝。
3、角色移位,体验朗读。
(1)如果你是一位来此地赏雪的人,你会怎么说?那就请你将此刻的感受送进去读。
(2)如果你是此时此地的一只燕子,你会怎么说?我们读书不仅读出心里的想法,就是大家刚才谈的'想法,而且还要读出态度。所谓读出态度就是你面对寒冷的天气是赞美呢,还是喜欢?请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态度吧!(在指导学生读说的过程中,要理解“骤”、“皑皑”的含义。)
(评析:怎样才能“有感情朗读”?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切己体察”读出心里的想法,如果仅限于此还稍嫌肤浅,教者进一步提出了“读出态度”,用声音的变化来表现情感。这样的“有感情朗读”才是实在的、扎实的。)
(二)学习第二组词语,感悟燕子可怜
1、小结过渡:是呀!燕子是一种候鸟,哪儿温暖它就飞向哪儿,可它们万万没有想到,在长途跋涉经过欧洲瑞士时,却遇到突然到来的“倒春寒”,请同学们默默地勾出第二组词语所在的句子,想一想哪一个词语打动了你?
2、依据学生勾画的句子,排列成这首诗的第二节(灯片出示下列句子),你想说什么?你怎么读这些句子?它们长途跋涉,非常疲劳,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3、想一想哪一个词语最能表现燕子遇到的麻烦?围绕“饥寒交迫”,理解“饥”指什么?“寒”指什么?你能想像冻僵的小燕子是怎样的模样吗?请写一两句。
4、你有过又冷又饿的经历吗?孩子们,如果你就是这些饥寒交迫的燕子(将诗句中“它”换成“我”),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相机评价:我感受到了疲劳,长长的跋涉,又冷又饿,气息奄奄、真使人潸然泪下呀!等)
(评析:抓住有涵盖力的词语“前勾后联”,始终将词语置于“情境场”中,将感悟、理解、朗读、写话等语文实践活动融为一体,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学习第三组词语,体会人类爱鸟护鸟
1、这是一群饥寒交迫、濒临死亡的燕子,它们的遭遇让我们想起它们曾经是如此的可爱(灯片出示)。
我忘不了──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
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
加上剪刀似的尾巴,
凑成活泼机灵的燕子。
2、诵读,指名读。
3、读着这些句子,你会情不自禁的想干什么?是呀,我们忘不了,欧洲的居民忘不了,小贝蒂更忘不了,请同学们勾出居民们和小贝蒂四处寻找燕子的句子,根据学生交流(灯片出示下列句子,将“纷纷”、“冒”“顶”、“踏”等字下加圆点)。
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
冒着斜峭的春寒,
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
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
在皑皑白雪的册间石缝,
四处寻找和救护燕子。
4、读着这些文字,你体会到了什么?贝蒂不在乎什么?在乎什么?
5、如果你就是贝蒂,找到了其中的一只燕子,你会对它说什么?是呀!风雪无情,人有情啊!(板书:真情)除了居民们和小贝蒂,还有谁在救助燕子?(灯片出示)
燕子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
(评析:将燕子的悲惨与可爱加以对比“互文解读”,更能激发学生情感,在“以情驭文”的氛围中体悟“纷纷”、“冒”“顶”、“踏”等词蕴含的意义与情感。)
第三板块: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燕子会说什么呢?让我们先看看人类为它们做了什么?出示灯片中诗句,配乐诵读。同学们你会为这首诗加上什么题目?
2、如果你是燕子,让我们来这样读诗(将“它”改成“我”,“我忘不了”改成“善良的人们忘不了”,将“燕子”改成“我”,“居民们”改成“他们”,“燕子”改成“我们”,将“仿佛”改成“是”)。同学们你会为这首诗加上什么题目?
3、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人爱鸟、鸟谢人的场景啊!(板书:人爱鸟、鸟谢人)
4、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读读这三组词语,相信你们会有新的感受。
5、是呀!这《燕子专列》坐着的哪里仅仅只是人与燕子?这分明是人爱鸟,鸟谢人的人间真情!这段真情会让寒冷的天气也变得温情,这段真情会让曾经饥寒交迫的燕子回忆起来感动、甜蜜。
6、作业(自由选择其一):利用提供的三组词讲故事;朗读诗句;背诵课文2-4节中的两节。
(总评:该设计以训练学生语文能力为主线,将教材划分为三个板块:天气寒冷、燕子遭遇、人类救护,开展了想象、诵读、说写、角色体验等语文实践活动,始终坚持语文教学的“语文性”,追求语文教学的本真与深刻。)
板书设计:
燕子专列
人爱鸟 鸟谢人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学会声母y、w,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y、w和单韵母的拼法;
3、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wu、yu和它们的四声。
教学重难点:
掌握声母y、w的发音,记形和正确书写,整体认读音节yi、wu、yu的四声。
教学准备: 幻灯、卡片
教学时间: 二教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字母卡片i、u
2、说说i、u的名称(单韵母)
二、教学语境歌
1、出示语境图;
2、说说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3、师:妈妈这么关心婴幼儿,那么我们来看动物妈妈怎么做的说说圆圈内画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4、教学语境歌;
(老乌鸦,叫嘎嘎,捉条虫子喂娃娃,秋风起,天气凉,妈妈为我做衣裳。)
师范读、领读
5、师:y和w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最后两个声母,这堂课我们们先学声母y。
三、教学声母y
1、教学声母y的读音
(1)、幻灯:图上画的是什么?
(2)、把“衣服”的“衣”读得轻短些,就是声母y,也叫大衣。发音时,同韵母i有点相似,但是声母y要读得响而长,韵母i要读得轻而短。
(3)、范读、自读、指读。
2、教学声母y的字形
(1)、声母y像什么?
顺口溜:古人衣领y y y 大树杈y y y
(2)、声母y的写法,同桌讨论。
第一笔右斜,第二笔左斜弯,两笔写成y y y
四、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i和yu
(1)、声母y大衣,单韵母i小衣,小i小i胆子小,出门要由大y带,大y和小i在一起就组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i
(2)、比较yi和Y的区别
(3)、yi的四声(让学生当小老师教小朋友读)
yī yí yǐ yì
医 姨 椅 意
指名读、齐读
(4)、练习四声儿歌
妈妈是医生,阿姨来看病,坐在椅子上,妈妈注意听。
(5)、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和四声
(6)、大y和小i、ü都是好朋友,一起组成整体认读音节,ü急急忙忙跑到y后面,组成整体认读音节时,连帽子都跑掉了。
(7)、yu的`四声(让学生当小老师教小朋友读)
yū yú yǔ yù
淤 鱼 雨 玉
指名读、齐读
(8)、教学声母y和单韵母a组成的音节
y→a→ya 说说ya是由哪两局部组成的?
yā yá yǎ yà
鸭 牙 哑 亚
五、巩固练习
1、抽读音节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区别声、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y i ya yu yi
六、作业
誊写声母y一行;
说明: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学习汉语拼音是相对笼统枯燥的。要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率,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在本课教学中我就恰当地运用了情境法、图片、故事,如声母y和韵母i发音相似,为了使学生区别这两个音,把声母y叫大衣,单韵母i叫小衣,这样给它们起个固定的名称后,学生就不会再混淆了。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识字方法。
2.积累词句,阅读故事,提高朗读、理解能力。
3.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主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学习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我会认
1.课件出示。
2.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每个字的左边都与字义有关,右边都与字音有关。这样的字是形声字。)
3.同桌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4.巩固识字,认读生字卡片。
二、学习展示台。
1.识字交流站。
(l)交换识字卡片,把自己认识的`字直接读给同学听。
(2)小组推荐识字多的同学交流识字方法。
(3)在老师的指导下,举办会说话的墙,把学生认识的汉字贴在教室的墙壁上。
2.故事会。
(l)学生自立讲故事。
(2)评一评,谁的故事讲的好,评选出故事大王。
第二课时
一、读读记记。
1.小黑板或课件出示词语。
2.自由读一读,要我们积累的是什么词语。
(以一到十的数字开头的成语。)
3.同桌互读,读准字音。
4.比赛记,看谁记得最快。
5.说说你知道的成语的意思。
二、我会填。
(l)学生自由填,交流。(分别填上:。!?)
(2)交流为什么这样填?
三、我会写。
(l)观察,认真看图,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老师带着同学们去猴山上看猴子。)
(2)小组合作交流。
猴子们在干什么?
同学们的表现怎么样?心情怎么样?
(3)小组内互说。
(4)把想到的话写下来。
四、我会读。
(l)自由读,把短文读正确,读流利。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有顺序地仔细观察一次科学小实验的演示过程。
2.学会有条理地具体地记叙一次科学小实验的经过。
3.初步懂得这个小实验的科学道理,激发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有条理地具体地把实验经过写下来。
教学难点:注意实验经过要分层写,揭示小实验科学的道理。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有顺序地仔细观察烧纸船小实验的演示过程。
2.学会有条理地具体地说说烧纸船小实验的经过。
3.初步懂得这个小实验的科学道理,激发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明确学习任务。
(1)启发式谈话:同学们,今天作文课我们将要做一个有趣的实验--烧纸船。
(2)质疑:读了题目,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3)学生自学课文第一部分,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出示:有条理地具体地说一说、写一写科学小实验,注意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2.演示实验,揭示科学道理。
(1)学生默读第二部分,明确观察小实验的要求。
(2)出示第1个思考题:老师做的是一个什么小实验?实验前做了哪些准备?
老师分别摆上实验器材,请学生一一描述。(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数量词)
(3)出示第2个思考题:实验分几步?每一步实验是怎么做的?
教师按照实验步骤一一做具体演示。
①架好三角架,三角架上放上纸船,在纸船内倒满清水。
②酒精灯放置于纸船下面,然后点燃酒精灯。
③让学生观察纸船的变化,纸船有没有被烧掉。
第三步时,教师创设情境:当纸船烧至3-4分钟时,请学生上台用手试温,然后等水快沸时,再请学生上台试温。引导学生观察上台试温同学的神情、动作、语言。
(4)出示第3个思考题:想想这个小实验告诉我们什么科学道理?
突破难点:先让学生说,当学生表达不能到位时,教师作必要的讲解。
3.口述实验经过。
(1)回忆实验演示的经过。(教师可以重现实验演示动作)
(2)说说每一步实验是怎么做的?(四人小组讨论) (注意抓住实验时的一系列动作词)
(3)学生自由练说实验经过。
(4)指名说,评议。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有条理地具体地记叙烧纸船小实验的经过。
2.文章初步做到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二)教学过程
1.进一步明确习作要求。
指名说说本次习作的要求。
2.指导当堂书面作文。
(1)再读观察小实验的3个思考题,教师点拨:一个思考题的`内容可以写一段,开头先交待实验前的准备;然后写实验的经过,注意要把实验分几步写具体,并能抓住实验时的一系列动作来写;最后揭示小实验告诉人们的一个科学道理。
(2)学生独立习作,教师巡视,对困难生加以个别指导。
3.交流、讲评。
(1)定稿后,指名学生读自己的作文,读后评议。
(2)各自修改作文。
语文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自我,正确对待成长中的烦恼。
2、了解他人的烦恼,重新审视并评价自我。
3、学会沟通与理解,帮助别人解脱烦恼
4、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关注并热爱生活的情趣。
活动重点:
1、 正确认识、审视、评价自我。
2、能正确表达感受、心理和体会。
3、激发热爱生活的情趣。
课前准备:
学生:1、提前布置学生玉溪,准备好小记者的资料。2、可以自由结合,互设情景,做采访准备。3、可向爸爸、妈妈、朋友了解少年时期的烦恼。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美国故事片《成长的烦恼》。
活动过程:
一、播放故事片《成长的烦恼》(片段),学生畅所欲言谈感想。
1、你喜欢这部影片吗?为什么?
2、你喜欢戏剧中的哪一个人物?说说自己的观后体验。
3、小组选一名发言代表,在全班交流。
4、可以有分歧、有争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5、教师小结:无论你喜欢哪个任务,都无可非议,关键是你明白了这是一群可爱的少年成长中的烦恼,这些烦恼仿佛就在近前,就在我们身边或我们的成长中,最可贵的是不仅能说出,而且还能不断地审视和正确评价自我,这就是笑声中的烦恼,也是《成长的烦恼》一片带给人的艺术 魅力。
二、下面让我们来交流一下:我们是否也有成长的烦恼。
1、全班分四大组,各族抽取一格题目。
2、题目打在屏幕上:(1)说说自己的烦恼一组。(2)替朋友解脱烦恼为(二组)(3)回首成长中的烦恼。(三组、四组。三组是记者,四组是被采访人。)
3、在预习的基础上,各组准备五分钟后,各组进行小组擂台赛。
4、准备好后各组派代表进行交流,其余同学可参与评析。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语言流畅,敢于直言,态度诚恳,用语礼貌。
5、全班交流。
三、活动小结:
全班四个大组同学的三项活动都围绕“成长中的烦恼”这个主题展开的,大家不仅说出了自己的烦恼,了解了他人的'烦恼,同时也有了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向上的态度,这对同学们的成长是很有益处的。假使我们能正确认识自我,学会为他人着想,以冷静的思索和应有的谅解去化解、释然许多烦恼,那么,生活将变得更加灿烂美好!
四、作业:
将今天的知心话、心中情写在作文本上,记下自己成长中的烦恼和快乐。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荷花教案09-02
语文《风筝》教案 11-14
语文《翠鸟》教案08-04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语文《识字》教案01-20
语文备课教案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