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实用的语文教案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情趣”教学理念,将学习过程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通过“说”、“读”、“介绍”的结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体验于阅读解读过程,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为小朋友的自主参与创造有利条件。
【设计特色】
以学习汉字及训练语言文字能力为重点,将生活感受与阅读感悟融为一体。学生对化石的知识了解不多,但是对大熊猫比较熟悉。因此本课教学,课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重组教材,运用跳跃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了解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课前准备】
1、课件,银杏头饰、生字卡片。
2、课前布置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搜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并自己整理。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说话导入,学习第三段,揭题
1、课件出示大熊猫图片:小朋友们,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这是谁呀?(生答师板书:大熊猫)
2、说话训练: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大熊猫呀?
3、对于大熊猫,你还了解哪些?
4、学习课文第三段(课件出示文字):老师这儿也有一段描写大熊猫的资料,赶快读读吧。
⑴ 学生自由读。
⑵ 学习生字:悉、绝、肉。
这段话中有三个生字宝宝,我们一起来和它们打声招呼吧。(齐读,将卡片贴在黑板上)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吗?猜字谜:同字框,真狠心,张开大嘴吞两人。
⑶ 生字宝宝跳到了这段话里,你还会读吗?(指名读文)
⑷ 齐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⑸ 反馈:你读懂了什么?
5、师小结: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是我们的.国宝。迄今为止,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濒临绝迹的大熊猫,只有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部份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目前全世界的大熊猫总数仅1000只以下,而且数量在不断减少。像大熊猫这样的古生物,摆脱了重重磨难,顽强地生存到了现在,所以科学家把大熊猫叫做“活化石”。(板书课题,齐读)
6、揭题:大熊猫是活化石,那么还有哪些也是活化石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33课《活化石》,请小朋友们打开语文书,翻到155页,自由地、大声地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下面的拼音读准字音,开始吧。
二、初读全文
1、自由读文。
2、课文中有许多生字宝宝,老师把生字宝宝所在的新词都找出来了,你会读吗?
认读新词:博物馆、珍贵、公孙树、熟悉、灭绝、历史、核桃、食肉动物、缺乏、稀有。(去掉拼音还会读吗?打乱顺序还会读吗?)
3、再读全文,边读边想:课文一共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并动笔圈一圈。
反馈,师板书:银杏树、中华鲟。
4、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介绍的这三种活化石吧。(图片出示这三种活化石)
5、师讲述:大熊猫,现在我们只能在动物园才能见到它。中华鲟呢?就离我们更远了,现在的江河里难觅见它的踪影。只有银杏树还生活在我们身边。
三、学习第二段
接下来我们重点来学习银杏树。课文的哪一段写了银杏树呢?
1、自由地读读第二自然段,看谁先读完三遍(课件出示内容)。
2、这段话中也有两个生字宝宝,我们一起来和它们交个朋友吧。(学生字:珍、孙)
3、生字学会了,这段话你会读了吗?(检查读文:分男女读)
4、读了课文,你发现银杏树有哪些奇异的地方?(我发现银杏树──)
⑴ 古老、珍贵(指导读好“几亿年前”)。
⑵ 叶子奇特(让我们再来仔细地观察观察银杏树的叶子吧,出示银杏叶子图片:银杏树那一片片的叶子就好象一把把小扇子,长的那么与众不同,难怪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
指导朗读:你能通过朗读读出银杏树叶子的奇特吗?
⑶ 生长速度慢(体验:如果你小时侯种下一棵银杏树,那么要一直等到你(指一男生)成为──,等到你(指一女士)成为──,(多指),等大家都老了,才能吃到银杏树结的果子呢。银杏树长得真是──慢极了,怪不得他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公孙树。
5、想象说话:小朋友们,当你白发苍苍的时候,看见自己小时候就种下的银杏树才刚刚开花结果,你会对这棵银杏树说些什么?
6、多么古老、珍贵、奇特的银杏树呀,可是还有许多人还不了解它,想不想把银杏树介绍给大家、,并让大家都来保护它呢?、自由准备,指名介绍,同桌互说
7、以第一人称介绍(戴上头饰):谁想来当银杏树,把自己介绍给大家。
8、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我们对大熊猫和银杏树这两种活化石有了更深刻地了解,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2、3自然段。
四、小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通过读,自己读懂了大熊猫和银杏树,课文当中还提到了中华鲟这种活化石,我们下节课来学习。在这里老师还要向大家介绍一些活化石,它们是──(展示图片)生活在3.5亿年前的腔棘鱼;4.5亿年前的鹦鹉螺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娃娃鱼;桃花水母;宽咽鱼;红豆杉,已经1200岁了;稀有物种桫椤,它们都是国家级的保护动物,你们想了解它们的话,可以通过上网查询,下节课我们一起进行交流。
五、写字
又到了认真写字的时候了,今天我们要写的是“化”和“代”
1、仔细观察,都是单人旁,注意撇不能太弯,竖要直。
2、师范写。
3、学生练习。
【教后反思】
1、注重生活经验和课堂的语言实践,把识字和阅读紧密结合,在本课时中重点随文学习了5个生字,学得扎实。
2、图文资料的适时引入及适度拓展,为学生学习科普文章提供了内容性的支撑。
3、重点学习2、3段,抓住特征的句子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探究了语言文字,又了解了大熊猫和银杏树的特征,使学生自然而然的产生对它们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简析
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教学目标
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美丽的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自然景观的环境状况,你一定想把它记下来是吧,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在上节课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
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提醒:
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师巡视个别指导。
习作指导(同时学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⑴ 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⑵ 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⑶ 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
⑴ 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⑵ 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⑶ 联系“我的发现”:
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把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出示“日积月累”:
⑴ 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
自由读,指名读。
⑵ 你发现了什么?
(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⑶ 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⑷ 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
⑸ 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7、课外写作文。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和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故事。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干梦想成真。
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身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
引导同学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
过渡语:“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身梦想的实现作出努力。
2、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小结: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们能够时刻记住自身的梦想,并使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因为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发明出无法想象的奇迹。
(板书,完成课题。)
3、现在就请同学们来阅读一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把自身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3、接读课文,纠正字音。
4、重点理解以下词语:
筹齐:筹集齐全。本课是指瑞恩筹集到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钱。
募捐:广泛征集捐款或物品。
颠簸:上下震荡。
羞涩: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簇拥:(许多人)紧紧围着。
迫不和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一声不吭:吭,出声,说话。“一声不吭”是指一直缄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
5、同学再读课文,考虑: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小朋友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说一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三、读文交流,体会作者情感
1、(小组内交流学习所得,讨论自身疑惑的问题。)
想一想,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自身的梦想的?
2、文中有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在这些出人意料之处你想到些什么?从而深刻体会瑞恩以和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质。指导同学抓住重点段落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3、引读课文,尝试回答上面的问题:
引读课文,深入体会以下句子的含义。
⑴一声不吭的瑞恩突然说:“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他的声音很小,但很坚定,“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这段话与前面写瑞恩在第一次捐钱时听募捐项目的负责人说挖一口井得要2000块钱时的表示形成了对比:那时的.瑞恩还不知道2000块钱是个多大的数目,他只是兴奋地说:“那我再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从“兴奋”到“坚定”,一方面表示了瑞恩在短短的两个月内,通过筹齐打井的2000块钱,已经迅速地长大了,他现在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买钻井机的难度;另一方面也表示了瑞恩为了实现“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这一梦想的坚定态度是不可动摇的。
⑵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是指瑞恩“给非洲的小朋友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的实现,给安格鲁的小朋友们送去了关爱,送去了健康,令安格鲁的村民们感激不尽;而安格鲁村民们的表示,也令瑞恩和家长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幸福。作者在此点题,满怀深情地阐发议论,以反问句抒发自身的情感,并引发读者的考虑──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四、联系上下文,体会题目的含义
梦想的力量在课文中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小瑞恩的梦想不只鼓动着他自己前进的风帆,激励着他克服重重困难,坚定执著地为达到梦想的此岸而奋斗;同时也感动并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其中,最终使梦想成为实际;这个梦想的实现也使安格鲁的村民们对瑞恩以加拿大人民感激不尽,从而增进了加非人民的友谊。这不就是梦想的力量吗?
五、回读全文并选择自身喜欢的,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并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
六、拓展,深化主题
1、同学畅谈自身的体会,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还可以扩展开去,结合自身的实际来谈,从而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升华自身的思想认识。
2、资料展示:
瑞恩·希里杰克被人称为“加拿大的灵魂”。2001年,在加拿大国际发展协会的协助下,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会。2002年9月30日,他接受了加拿大总督克拉克森颁发的国家荣誉勋章,10月,他作为唯一的加拿大人,被评选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这一切来自于他6岁时的一个小小的愿望──为非洲儿童挖一口井!起初,挖井的钱是靠他一个人做家务赚来的。然后亲戚、朋友、邻居也加入进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心愿鼓舞了全世界六十多个国家的成年人,协助瑞恩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人们纷纷解囊相助。到2003年初,“瑞恩的井”基金会有七十多万加元,已经在非洲挖了七十多口水井。
2003年3月15日,瑞恩去日本参与“第三届世界水资源论坛”,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组邀请瑞恩和他的妈妈到中国做客。瑞恩和他的妈妈通过《实话实说》节目与中国广大观众见面。在这次节目即将结束时,瑞恩说:“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正确认读1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海、洋、样、妹、两、粗、提”。
3、感受雨后兄妹俩嬉戏的快乐情境,体会哥哥对妹妹的`关爱之情。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雨吗?下完雨你喜欢做什么啊?我们来看看别的小朋友在雨后做什么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请同桌帮忙。
2、指名读。
3、出示生字,在课文中找出来大声读一读。
4、小组内学习生字。
5、老师检查。
6、全班交流扩充词语。
三、理解课文
1、自己朗读课文,遇到问题做记号。
2、读课文,自己读明白了哪些?
3、小组交流读懂的地方。
4、指名说。
5、感情朗读。
四、拓展延伸
雨给你带来过开心吗?把你开心说一说。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卡片出示生字,开火车检查。
二、学习写字
1、出示要会写的字,指名读。
2、小组内识记生字。
3、全班汇报。
4、给生字组词。
5、观察田字格里字的位置,想想怎么写好看。
6、描红,试写。
7、小组内互评,谁写得好,好在哪儿。
语文教案 篇5
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新词和优美的句子,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向往古代文明,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上网或者去图书馆等方式,查询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历史变迁或人物故事等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出示丝绸之路的相关风景图片,配乐介绍:丝绸之路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被称为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蛮荒之路,可是自汉代张骞冒死开拓之后,这条崎岖荒僻的道路上却出现了队队商旅,悠悠驼铃。从此,东方的文明古国和西方的许多国家便开始了不绝如缕的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发起的“丝绸之路研究计划”,把丝绸之路意味深长地称作“对话之路”, 当代的中国人称它为“开放之路”。为什么称它是“对话之路”“开放之路”呢?今天,我们就沿着这条丝绸之路,察看一番,感受一番。
二、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激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丝绸之路称为“对话之路”,当代的中国人称它为“开放之路”,那么,文中所写的中国使者称它为什么呢?
2.学生寻读课文,回答老师的提问。
3.齐读中国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4.进一步激疑:听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启发学生多层面追问:为什么说这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一起了?联系我们的仅仅是一条路吗?中国使者为什么称它为“伟大的路呢”?伟大体现在哪里?
5.小组合作讨论。要求摆出观点,层次清晰地罗列事实以证明。
6.鼓励各小组陈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在和学生的对话中相机梳理思路──友谊之路、商贸之路、文化之路、科学之路?
三、深入读文,把握主旨
1.感受“友谊之路”。
(1)自由读课文描写大汉国和安息国使节见面的部分,在原来小组同学发言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两国人民友谊体现在什么地方?
(2)交流、生发。教师在对话中点拨:安息国(今伊朗)方面:迎候之远──边境线上;迎候之众──感受“浩浩荡荡”的意思,读出浩荡的气势,然后引史实以佐证:20000多人;迎候之热──表情、
语言、动作、礼物、节目。大汉国方面:谦逊有礼──没有盛气凌人的傲慢;薄礼不薄──史料记载:西方宫廷皇族和贵族以穿丝绸服装为时尚,丝绸与黄金在当时几乎等价;罗马国和安息国交战,见安息帝国士兵身上穿的丝绸服装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宛如天神,吓得不知所措,结果溃不成军。教师同时注意鼓励学生不仅要理解正确,而且要读出人物当时的感情。
(3)小结:一条路,打通了隔膜,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这怎能不是一条伟大的路呢?有感情地再读中国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2.感受经济(科技)之路。
(1)丝绸之路是伟大之路,除了因为这是一条友谊之路,还因为这是一条经济之路、科技之路。
(2)读课文第十三自然段。
(3)为什么说这是一条经济之路、科技之路?
(4)交流、生发。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可以向深层探究:为什么说将中国的养蚕、冶铁等技术带向国外,将国外的葡萄、核桃等食品带到中国,就会促进经济或者科技的发展呢?
(5)有感情地朗读。
3.感受文化之路。
(1)丝绸之路的伟大还体现在它是一条文化之路。
(2)齐读“我国音乐、舞蹈、绘画,由于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
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3)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的?(杨贵妃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其善跳胡旋舞,说明了这种舞蹈在当时的风行。已故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向达先生曾撰有长篇论文《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我们可以从这篇史学名作中,一览唐代长安的种种胡化景象。)
(4)小结: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非洲的古文明联系在了一起,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在延绵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遗留下大量的文明古迹, 传达给人们的却是超越国界和民族差异的精神共鸣,这怎能不是一条伟大的路呢?再次有感情地再读中国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四、总结升华,领会现代意义
1.教师有感情地激疑:望着这座群雕,作者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望着这座群雕,作者情不自禁地引起了对往日商贸繁荣的遐想。同学们,从这些首尾似乎重复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交流、生发。(丝绸之路对古代经济、文明的巨大贡献;深情的民族自豪感;丝绸之路对现代西部人的一种感召力──西部大开发)3.激情朗读。
五、作业
1.结合课文上所讲的内容,说说“为什么丝绸之路是一条伟大的路”。
2.有条件的,可以开一个“丝绸之路故事会”。
课后小结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长征教案02-10
语文经典授课教案01-23
《语文天地》教案03-23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语文《狼》教案 03-18
语文《识字》教案01-20
语文备课教案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