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9-16 08:43:35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合集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合集7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课时目标:

  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明白人要有志向的重要性,能领会通过譬喻所要表达

  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

  明白“人要有志向”这一道理,并能联系自己谈谈体会。

  三、教学难点:

  领悟譬喻所要表达的`意思。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揭题导入。

  志向即理想。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疏通文字。

  2、哪些文字你已读懂?讲给别人听。

  三、再读课文,体会写法。

  1、文中用了哪些譬喻?把它们找出来。

  2、这些譬喻想说些什么?选择一个具体说明。

  3、两个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1)人为什么要有志向。

  (2)怎样才能实现理想。

  4、再读第二自然段,说说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怎样才能实现理想。

  (志在年少,理想要远大明确,勤于实践,学习知识。)

  四、小小演讲会《我的理想》。

  1、选择一两句,侧重谈谈自己的体会。

  2、畅谈理想。

  五、板书设计

  11、古今贤文(志向)

  要有理想

  实现理想

  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例

  教学内容:《田忌赛马》第二自然段(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15课)

  教例一:

  师:请大家朗读课文,说说这段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

  生:这段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田忌与齐威王第一次赛马,三场全输了。

  师:请大家再读课文,说说田忌和齐威王是怎样出马布阵的。

  生:田忌和齐威王把各自的马分成了上、中、下三等,准备赛马。

  师:他们是怎样赛马的?

  生:比赛时,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

  师:他们赛马的结果怎样?

  生: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师:田忌三场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生:田忌三场都失败的原因是“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师:田忌失败了,当时的`情绪怎样?

  生:田忌失败了,当时很“扫兴”,“垂头丧气”,想要离开赛马场。

  师:请同学们解释一下“扫兴”和“垂头丧气”两个词语。

  生:“扫兴”就是不高兴;“垂头丧气”就是低垂着头,丧失了勇气和信心。

  师:解释得很好,你们能用“垂头丧气”造句吗?我造一个句子给你们听一听:“他被老师批评了一顿,垂头丧气地回去了。”

  (学生同桌造句。)

  师:同学们学得投入,已经有目的地弄清了几个问题,现在请你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片马,同桌演示一下田忌与齐威王第一次赛马三场比赛的情况。

  生:同桌相互演示。

  师:学了这一段,我们知道了这一段写的是田忌第一次赛马全输了。

  生:齐读这一段。

  教例二:

  师:这一段课文,向我们介绍田忌与齐威王第一次赛马,三场全输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说说田忌出马排阵的情况。

  生:田忌把马分成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

  师:谁还能说得简洁一些?

  生:田忌把马分成上、中、下三等马。

  师:这句话中“马”字出现了两次,能不能再简洁一些?

  生:田忌把马分成上、中、下三等。

  师:你这样说就和课文里表述的一样简洁了。谁能用最简洁的话把齐威王出马排阵的情况说一说?

  生:齐威王也把马分成上、中、下三等。

  师:你听得真仔细,不但听了老师的点评,更注意倾听了同学的发言。我们分别练说了两个句子,现在谁能把这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来说一说?

语文教案 篇3

  一、授课时间: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三、教学重点: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四、教学难点: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五、教学类型:新授课

  六、教学准备:

  1、小黑板及生字卡片

  2、学生收集小猫的图片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知道许多动物都是人类的好伙伴,你最喜欢跟什么小动物一起玩耍呢?(生自由畅谈,并出示课件,可爱的小狗、小猫等图片)

  2.有一位叫卡罗尔的外国小姑娘很想有一只自己的小猫,最终她是怎样得到的呢,让我们一起从《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这篇课文中寻找答案。(板书课题,指名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标出自然段。

  2.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并根据情况及时正音。

  (1)你们觉得哪些字音最难读,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老师抽出生字卡片,指名读,并集体认读)

  (2)读准了字音,我们开小火车读一读词语(小黑板出示本课词语) 。

  (三)、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1.今天,老师和大家用一种新的读书方法来读这篇课文,“默读”(师板书),什么叫默读?(指名说)小结:不出声,不指读,用眼看,用心悟。边读边想。

  2.学生默读课文(第一次),边读边想: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指名全班交流)

  3.学生默读课文(第二次 )。

  (1)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有趣,为什么?边读边用“―――”画下来。

  (2)把自己画下来的句子、段落默默地多读几遍,你一定会觉得其乐无穷。

  (3)指名全班交流

  老师要注意适时评价,并请学生把自己喜欢句子和自然段读一读。看谁说得有趣,那谁能读得比她更有趣呢?(鼓励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读出有趣,享受阅读的快乐。根据学生说的情况,出示课文插图和段落。)

  3.默读课文最后三段(第三次),想一想伯洛为什么没有离开?你从哪儿知道的?卡罗尔用心地照顾它,和它一起游戏,一起玩耍。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

  4.领悟文章内涵: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会给我们创造绿色的生命;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动物,动物就会与我们和谐相处;如果我们真诚地关爱他人,别人就会真情地关爱我们。(播放课件)

  5.小结默读的方法: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种新的读书方法选好学习了这篇课文,这种方法很好。你在读的时候,可以静静地思考问题。现在老师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就用默读的方法在课外读一读《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它的作者就是这位法国小姑娘蒂皮,今年12岁,她从小就生活在非洲的丛林里,小蒂皮把大象视为哥哥,和狒狒相伴,与鸵鸟共舞,连危险的豹子她也尝试着去和它接近。她会跟动物说话,用眼睛跟动物交流。希望同学们用默读的方法去感受蒂皮和她的野生动物世界,希望同学们也像小蒂皮一样热爱野生动物,以真诚的爱心关爱大自然,善待野生动物,去营造一个美好的充满欢乐友爱的未来世界。

  第二课时

  实践活动

  1.我们感受到了卡罗尔和小猫之间真挚的情谊。刚才有同学谈到了广告的作用真大。在生活当中你见过哪些广告呢?(学生自由地谈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各种广告。)

  2.试着写广告词。

  3.课外阅读作品:《我家的小猫》、《内尔罗和爱犬》、《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九、课后小结:

  十、作业布置:

  十一、板书设计:

  十二、课后反思: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植树造林的道理。

  认识11个生字,会字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书写“以、更”。

  小组合作探究

  课文插图图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松鼠吗?你们知道松鼠是什么样的?谁愿意说一说?[板书:松鼠]你们对松鼠有些什么了解?[板书:松果]

  齐读课题。

  小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今天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在读书过程中,有什么困难?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3、小组交流生字词的情况,通读课文。

  4、说说课文讲了小松鼠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

  三、学习生字词

  1、出示以下生字词(带拼音):(指名读)

  [ 聪明 活泼 忽然 眨 眼睛 如果 总有 以后 主意]

  3、学生认读去掉拼音后的词语。(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

  4、学生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出示挂图)说说小松鼠在森林里干什么?

  2、如果你是小松鼠,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看着绿油油的松树,吃着香甜的松果,你想说些什么?(指导读句子: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五、指导写字“以”、“后”、“更”

  1、注意观察“以”:哪些笔画落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是一点。

  2、注意观察“后”的两个撇:“平撇”和“竖撇”(平撇要写平,竖撇要先竖后撇)

  3、注意观察“更”的“竖撇”,要先“竖”后“撇”。

  4、学生描红,教师范写“以、更”。

  5、写字练习,展示作品,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开火车读本课生字。

  2、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1、小松鼠一边玩一边吃香甜的果子,忽然,小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出示投影)引读: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学习自由读句子)

  讨论:读了这句话,大家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这句话,注意读出担心、惊讶的语气。

  大家想一想,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到处是(读词)光秃秃的,小松鼠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

  3、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松鼠为了自己有吃的,有住的,想出好主意了。

  (出示投影3)你们看小松鼠在干什么?

  如果你是小松鼠,你还会怎么做?

  2、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到了春天,小松鼠种下的松果怎样了?

  (出示投影4)小松鼠成功了吗?我们用欣喜的'语气来读第五自然段!(师范读,生自由读。)将来这里会怎样?(齐读最后一句)

  讨论:小松鼠在这松树林里生活得怎样?

  五、写字指导“主”、“意”、“总”。

  1、注意“主”在田字格中笔画的位置。 、

  2、区别“意”与“总”心字底的不同。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4、写字展示,评议。

  六、扩展活动

  小松鼠和其他的小动物们在松树林里生活得怎么样?动手画一画未来的森林。

  板书设计:

  松鼠和松果

  松鼠 ————吃————松果

  (种)

  长 松 树

  教后记:

  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区别形近字。

  2、认读5个生字,培养认字的多种途径。

  3、在读词语、背诗歌的过程中积累词语。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儿歌,感受祖国的领土辽阔,培养良好语感。

  5、能以“六一“儿童节的庆祝活动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并在口语交际中做到讲文明,有礼貌。

  6、通过展示课外识字情况,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7、学习正确运用音序查字法。

  【重点、难点】

  1、复习巩固所学汉字。

  2、学会正确运用音序查字法。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区别形近字。

  2、认读5个生字,积累词语。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认读形近字:

  ⑴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认读:

  生字卡片:令 今 乌 鸟 广 厂

  ⑵ 仔细观察、比较,发现本组汉字的规律。

  ⑶ 学生归纳,教师小结:这组字中的“乌 今 厂”比“鸟 令 广”少了一笔。

  ⑷ 教师出示另一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生字卡片:日 白 田 目 电 旦 旧 由 甲 申

  ⑸ 仔细观察,比较,发现这组汉字的规律。

  ⑹ 学生归纳,教师小结:这组字中,除“日”字外,都在“日”这个字上,加了一笔。

  ⑺ 反复认读这两组生字卡片。

  ⑻ 教师小结:这就是“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

  ⑼ 拓展练习:在你学过的汉字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2、我会认:

  ⑴ 反复朗读“我会认”中的汉字。

  ⑵ 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够记住这五个字?

  ⑶ 拓展练习:

  给“口”字加两笔,能变成________。

  二、日积月累

  1、我会读:

  ⑴ 出示词语卡片。

  ⑵ 学生自由练读。

  ⑶ 采用多种形式检查读。

  2、我会连:

  ⑴ 出示汉字卡片,认读生字。

  ⑵ 出示音节卡片,认读音节。

  引导学生区别声母:z──zh c──ch

  ⑶ 连线。

  ⑷ 检查连线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儿歌,感受祖国领土的辽阔,培养语感。

  2、能用音序查字法正确地。

  〖教具准备〗

  字典、小黑板、中国地形图。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借助拼音朗读儿歌

  注意引导认读:祖(zu) 岭(ling) 盛(sheng)

  2、再读儿歌。思考:短诗中描写了哪些地方的什么景色?

  3、在地图上指出这些地名的位置。

  4、这时,你有什么体会呢?

  5、再次练习朗读儿歌,试着背下来。

  6、小组合作练习背诵。

  7、展示背诵效果。

  二、展示台

  1、识字加油站:

  ⑴ 说说你喜欢读的课外书的名字。

  ⑵ 把从书上收集下来的生字,在小组里交流。

  ⑶ 说说看,在小组内交流,你又学会了多少个生字。

  2、比比谁最快:

  ⑴ 复习26个汉语拼音字母。

  ⑵ 练习找页数。

  ⑶ 学习音序查字法。

  ① 老师认真指导“宽”的查字过程。

  ② 学生练习查找“爱、往、解、准、楼”。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完成“口语交际”的练习,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培养学生主动表现,勇敢地发表自己想法的习惯。

  2、在交际中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

  〖教具准备〗

  1、提前布置同学想一想,班里怎样迎接“六一”儿童节。

  2、准备小礼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一段幼儿园小朋友庆祝“六一”的活动录像,启发提问:录像中的小朋友正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

  二、讨论

  上幼儿园的时候,你是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的?跟同学交流交流。

  三、讨论

  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你们想怎样迎接?

  1、小组讨论。

  2、派代表进行班级汇报。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评议哪一小组提议好而且可行。

  四、明确目的,各小组分工合作

  五、同学之间互赠节日礼物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书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让学生明白各种卫星的用途。

  3、激发孩子探索科学知识的爱好,培养孩子爱科学,学科学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生字,正确写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星空图(配有音乐):老师这里有一张美丽的图片,请大家欣赏。你看到了什么?

  2、教师用绘声绘色的语言导入:在浩瀚的夜空中,群星闪烁,行星家族在不断的壮大,你想了解其中的秘密吗?今天我们学习13课《星星的新朋友》。(学生读课题)星星有哪些新朋友,聪明的你们一定会在认真读书中找到答案。

  二初读识字

  1、自由读文

  教师提出读书要求: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起来有困难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书)

  2、认识生字

  (课前布置预习)请你把圈出的生字借助拼音认真读两遍,再和同桌互相听读及时纠正错误的读音。(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检查识字

  (1)字音:教师出示本课14个生字,指名认读,一遍领读,再开火车读。读后指出生字中读音重点、难点。

  (2)字形:这些生字中那些是你的老朋友,你怎么认识的?那些是你的新朋友,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3)字义:认读生字带出的词语(本课中的'),再口头扩词。

  4、检查读文

  老师找几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听清字音,句子读得是否正确。

  教师质疑:星星有哪些新朋友,赶快到书中找找吧,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它们得名字。

  三感情朗读

  教师质疑:小星星的新朋友中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你最喜欢哪一个?找到有关于它的内容仔细读一读。(学生自由读,读后把最喜欢的朋友介绍给大家。)

  根据学生汇报学习重点段落。

  段落一:(课件出示)一颗星星自豪地说:“我是气象卫星,专管预报天气的。”

  这位朋友用什么语气介绍自己呢?“专管”什么意思?这段话带怎样读?(指导朗读)

  段落二:(课件出示)另一颗星星神气地说:“我叫通信卫星,能够传送电视、电话、广播的信号。20xx年北京举办奥运会,可以通过我向世界各地转播。”

  “神气”会是什么样子,它为什么神气?用什么样语气读这段话?(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教师范读、分角色读)

  四指导写字

  1、出示“专”“另”“介”三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在田字格中位置。

  2、教师范写“专”字。

  3、学生练习书写,写后展示评价。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8个新词。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比喻的是什么。并从中受 到启发。

  3.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生字新词和小鸟与青蛙的三次对话。

  2.揭示寓意,理解成语坐井观天的意思。

  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题。

  l.观是什么意思?

  2.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坐在井底看天)

  3.谁坐在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是什么样的?它的看法对不对?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读生字、词语。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听准生字的读音,看看课文分几个自然段?在每一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

  3.分段指名读课文,正音。

  4.这是发生在谁和谁之间的故事?它们为一件什么事争论?谁的意见对?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读第1自然段。

  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井沿是指哪里?(看图理解井沿。)

  2.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说说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些什么?

  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次对话。你从哪儿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我从天上来要用叙述的语气读,语调要平缓。

  3.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大话是什么意思?课文里的大话是指什么?青蛙认为天只有多大?

  4弄错是什么意思?小鸟说谁弄错了?弄错了什么?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小鸟为什么会说天是无边无际的?(因为小鸟飞了一百多里。)

  5.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朋友,别说大话了!··有那么远吗?要读出劝告的语气,第二句要读出反问的语气。你弄错了要读出肯定的语气。

  6.读青蛙与小鸟的第三次对话。

  7.青蛙为什么笑?(它认为自己的`意见对,是小鸟错了。)

  8.小鸟笑什么?它为什么劝青蛙出井口看一看?(小鸟笑青蛙的确是弄错了,还自以为是。因为青蛙整天坐在井里,看到天的范围只有井口那么大,看不到井范围以外的天,这就是它看错的根本原因。如果青蛙能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就能看到天到底有多大。)

  9.指导朗读第三次对话。表现出青蛙很自信的语气,小鸟耐心劝告的语气。

  四、朗读全文,思考:青蛙和小鸟为天的大小发生争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认为对方错了,你认为谁对谁错呢?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卡。

  2.《坐井观天》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二、熟读课文,理解成语。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青蛙和小鸟为天的大小发生了争论,它们各自的看法是怎样的?找出最能代表它们各自看法的一句话读一读。

  (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马认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3.青蛙和小鸟它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找出课文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青蛙: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看见了天。小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

  4.它们的看法谁对?为什么?

  5.揭示寓意,理解成语。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新课标教案06-20

【精选】语文教案06-23

语文教案08-13

语文教案08-13

语文教案08-14

语文教案08-17

语文教案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