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8-01 11:10:56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华)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妈妈的帐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帐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开给他的一份帐单,这份帐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情深,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私、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意义很强的文章。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力求体现“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的理念,理解感悟课文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已有经验出发。教师组织引导时,参考学习提示,为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服务。主张“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活动。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有所悟。

  学习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情深,懂得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

  3、培养独立的默读能力。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同学们,想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是《血奶》

  2、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这个故事非常感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再次感受妈妈伟大的爱。

  二、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

  过渡:知道什么是“帐单”吗?文中的账单是超市里的发票吗?下面请同学们走进课文,读一读课文就知道了。

  三、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读通顺每一句话。

  2、检查学生自读效果。

  (1)出示词语,请生读。

  (2)出示难读的句子指名读。

  四、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默读要求。学生默读思考: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反馈 。自由表达。

  五、研读两份帐单。

  过渡语:刚才我们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时,大家都知道了文章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两份帐单,一份是儿子的,一份是妈妈的。

  (一) 儿子的账单(大屏幕出示)

  1、 从这份账单中你可以看出小彼得是个怎样的孩子?(懂事、听话、勤劳)

  2、 老师希望咱们班同学也像小彼得一样懂事、听话,经常帮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3、 这份账单里寄托了小彼得一个小小的愿望,他想从妈妈那儿索取60芬尼的报酬。那么他的愿望实现了吗?文中哪个词告诉了我们?(释“如愿以偿”)

  过渡语:正当小彼得如愿以偿的时候,他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账单。

  4、出示妈妈的账单,指名读。问:看到这份账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5、既然妈妈为小彼得做了那么多,为什么她的帐单上写得都是“0芬尼”呢?

  6、小彼得读懂了妈妈的账单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释“羞愧万分”)

  7、此时的小彼得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8、读着读着,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9、出示最后一段,比较句子,体会小彼得羞愧的心情。

  10、有感情朗读最后一段。

  11、此时此刻,小彼得扑在妈妈的怀里,他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妈妈又会怎么说呢?(出示插图)

  七、总结深化,拓展延升

  1、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朗诵《妈妈的爱》这首诗,再次感受妈妈对我们的那份关爱吧。

  2、拓展延伸:学生自己布置家庭作业.

  同学们,你们的妈妈也是用这样绵绵不断的爱陪伴着你们长大的,今天,你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会给自己布置一个怎样的家庭作业呢?

  结束语:我们在妈妈的爱里天天长大,妈妈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爱,我们也应该学会表达对妈妈的爱,我想不仅是在节日里为她送上一份小礼物,为她朗诵一首小诗,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帮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播放《烛光里的妈妈》)

  附板书:

  20 妈妈的帐单

  儿子 按劳取酬 60芬尼

  妈妈 不要报酬 0芬尼

  (爱无价)

语文教案 篇2

  一、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我所任教的2个班级,大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难度的增加,加上现在根据课改的精神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调整,本学科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理解,运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教材教本分析

  本学期拟上完九年级上下两册书,上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让学生感悟人生,第二单元、第三单元关于人与自然。第四单元关于民俗文化,第五单元、第六单元古文阅读。下册主要包括爱国思乡之情的诗歌单元、社会生活的小说单元,生命主题的散文单元、戏剧单元、两个文言文单元合共六个单元。初三语文的学习,是初中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第五、六学期),也即最后阶段。教学重点上升为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使学生懂得语文对生活的服务关系,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语文基本训练更进一步,进行记叙、说明、议论三种表达方式综合的训练,并落实到实际运用上。

  三、教学目的:

  初中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初中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四、教学要求: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

  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树立为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利用汉语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学会课本中的读读写写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能正确书写。

  4、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能背诵指定的课文(特别是文言文)。

  6、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初步把握课文内容。默读有一定速度,读后能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感受,并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和别人讨论。

  7、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

  8、认真倾听别人说话,了解主要内容。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做到语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鼓励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在曰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9、留心周围事物,初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

  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坚持写曰记。

  五、教学重点、难点: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全书的重点。

  1、要突出重点项目的`训练。

  2、要继续重视词、句、段的训练。

  3、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4、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积累、运用是语文基本功的综合训练,包括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或实践活动、习作共四项。

  六、教学措施:

  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将在教学中采用以下四步教学法:

  1、明确目标,自主研讨——初读。明确目标,对阅读教学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目标明确,学生才能有攀登高峰的激情,初读才能定向思维,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果。因此,我要根据课文的特色和学生的实际设计不同的层次目标。

  2、激趣导疑,合作探讨——促思。不明确目标,自主研读的基础上,教者要进一步创设与目标指向相关的良好氛围,激发兴趣,设置悬念,唤起情感,集中反馈。阅读方式将采用小组合作研读,师生交流研读,或互助竞争研读。方法是:读一读,问一问,议一议,品一品,写一写。引导学生求异求新,主动发展。

  3、巧设促想,自能解题——深化。自能解题目的过程,就是发展思维,学会创新的过程。因此,这一环节的要求是:教者要善于梳理学生提出的疑问,捕捉“焦点”巧问促思,激发矛盾引起冲突,迸出思维的火花,调动感情参与,达到自能解题的目的。

  4、点评深化,模拟拓展——创新。点评要以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深度和创新思维的广度入手,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联想、想象进行多向思维,拓展延伸,模拟仿用,迁移创新,从而开发潜能,学会创新。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读一读,准确地区别平舌音、前鼻音与后鼻音、声母n和l。

  2.巩固复习认读过的生字,积累词语。

  3.辨别形近字,能正确地组词。

  4.初步了解比喻句,能说一些简单的比喻句。

  5.读读背背,使学生知道时间的宝贵。

  6.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及识字量。

  重点难点

  1.巩固复习、会认、会写字词,积累词语。

  2.认识比喻句,会说简单的比喻句。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一读,准确地区别平舌音、前鼻音与后鼻音、声母n和l。

  2.巩固复习认读过的生字,积累词语。

  3.辨别形近字,能正确地组词。

  4.初步了解比喻句,能说一些简单的比喻句。

  重点难点

  1.巩固复习、会认、会写字词,积累词语。

  2.认识比喻句,会说简单的比喻句。

  教具准备

  相关的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5)

  1.小朋友们,有个人跟老师说,他好久没见到你们了,好想念你们,你们猜猜他是谁呀?

  2.揭题:是语文爷爷呀。他说这些天他偷偷地观察咱们班的小朋友,发现你们学习可认真了,所以他今天想来考考你们。有信心吗?

  3.事先安排的学生戴上头饰出场:小朋友们好!

  二、闯关1——读一读,连一连(5)

  1.语文爷爷出示生字:进、岁、老,指名认读并组词,集体评议。

  2.游戏巩固,连一连。

  3.指名反馈。

  4.集体评议,。

  5.全班小朋友齐读。

  三、闯关2——你还认识我吗(8)

  1.语文爷爷:你们很棒,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认了不少的字,可是过了这么久,你们还记得吗?我要考考你们。

  2.出示词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读。

  3.小组反馈读。

  4.以小组为单位比赛读,获胜的由老师发红花。

  四、闯关3——比一比,组词语(7)

  1.语文爷爷:小朋友,你们知道吗?这些天总有不少的字宝宝向我告状,说有不少小朋友不认真,经常把它们读错,写错,是谁呢?我来找找。

  2.出示文中练习,学生完成,教师和语文爷爷找错。

  3.反馈错误情况,老师写在黑板上,集体纠错。

  4.订正后集体读。

  五、闯关4——读读说说(10)

  1.小朋友,继续努力,今天的闯关只剩最后一题了。‘出示题目。

  2.指名读。

  3.自由读,找规律。

  4.学生反馈,说说你们都有什么发现,语文爷爷再请老师来。

  5.学生练习说。

  六、布置作业(7)

  完成课堂作业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古诗《惜时》,使学生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2.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及识字量。

  教具准备

  华山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7)

  二、读读背背(18)

  1.小朋友,你知道一年有多少天吗?人的一生能活多少年?人的一生能有多少天吗?

  2.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来学习一首古诗一—惜时。

  4.指名读课题。

  5.教师范读。

  6.学生自读生字,并通读古诗。

  7.检查读的情况。

  8.自由说说读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感受。

  9.教师,指导带感情朗读,并熟读成诵。

  三、自主识字园地(10)

  1.小朋友们到野外捕过蝴蝶吗?

  2.教师说明要求:

  3.学生自主识字。

  5.反馈。

  四、布置作业(5)

  课余时间搜集背诵古诗。

语文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课,我相信同学们会比平时表现得更出色,同学们有没有这个信心。(有)今天,我们来上两节复习课,复习第二单元的内容。

  二、整体回顾

  1、同学们打开书,看看第二单元有哪些内容。

  2、如果让你自己去复习,你认为应该复习哪些方面的知识?

  (生字词 、重点句子 、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同学们说得很好,看来同学们都已经自己学会复习了。老师也根据本单元的内容制定了复习目标。

  三、课件出示复习目标

  1、复习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做到会读、会写、会用。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句子、段落。

  3、回顾课文内容,感悟人物优秀品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四、依据复习目标复习

  1、这节课我们来完成复习目标中的第一项。

  2、同学们来读一读本单元的生字词、容易读错的字音。

  3、老师也给同学们整理了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及复习方法。

  4、 第二单元基础知识复习内容及复习提示。

  (1) 生字词。(复习提示:读一读,并写一写难写的字词。)

  特殊 迸发 魅力 给予 汹涌澎湃 萍水相逢 申请 措施 阻挠

  庸俗 岔道 竣工 藐视 勉励 纬度 凯旋 埋伏 轻蔑

  (2)、 比一比,再组词。

  予( ) 测( ) 浆( )勘( )竣( )

  矛( ) 侧( ) 桨( )堪( )峻( )

  茅( ) 湛( )俊( )

  (3)、容易读错的字。(复习提示:读一读,给画横线的字注音)

  迸发 情不自禁 狂风怒号 否则 藐视 轻蔑 给予 奔走相告

  肖像 要挟 强迫 吮吸

  (4)、四字词语。(复习提示:读一读,查一查画线的字在词语中的意思,写一写易写错的词,用上几个词语说一段话)

  流光溢彩 沁透心脾 高山深涧 悬崖峭壁 赞叹不已 富甲一方 困惑不解 解囊相助 非分之想 初出茅庐 功成名就 如饥似渴 成竹在胸 迫不及待 不假思索 始料未及 无拘无束

  5、学生复习后交流反馈,并适当拓展。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谈一谈复习这节课 后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复习了第二单元的基础知识,同学们复习的效果很好,这节课我们再接再厉来完成复习目标中2、3、4项,同学们能完成这艰巨的任务吗?(能)

  二、指名读复习目标(2、3、4)

  老师也根据复习目标制定了复习内容及复习提示。出示复习内容:

  阅读内容及复习提示

  1、概括说一说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复习提示:浏览课文或读读喜欢的段落,想想以上问题再与同学交流。)

  2、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复习提示: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1) 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响着一切。

  (2) 竞技体育是面对世界所存在的种种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掩盖下的不公平的一种抗争,一种理想。

  (3) 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4)走向生活,广交朋友,给我的.生活赋予了价值,增添了欢乐。

  3、 课文中的重点段(复习提示:认真读一读,谈谈自己 的感想和体会)

  (1)第七课第四自然段 詹天佑不怕困难……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2)第八课第七自然段中 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三、学生根据复习内容复习。

  四、对以上内容进行反馈交流。

  总结理解句子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抓住重点词理解,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五、阅读方法提示:

  1、把心放到文章中,边读边想,遇到含义深刻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去理解、体会。

  2、要善于提出不明白的问题,或感兴趣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六、综合运用阅读方法,阅读训练。

  初夏的一天下午,(娇 骄)阳似火。树稍上的知了唱着令人烦闷的歌。五(二)班的同学们正在操场上做操。他们不怕炎热,认真地做着每个动作,有的同学不时掏出手(捐 绢)擦去额头上的汗水。

  这时,二楼五(二)班教室窗前,出现了一个女同学的身影。她叫丁晓颖,是一位身残志(艰 坚)的少先队员。晓颖看着操场上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五年来同学们对她热情相助的情景,顿时浮现在眼前:风雨中,同学们为她撑伞;雪地里,同学们背她上学。她生活在这个集体里,感到多么幸福啊!她抬头看看(列 烈)日,恨不得变成一片云彩为同学们遮荫,化作一股清风为同学们消暑。天气这么热,她难道不能为同学们做点事吗?

  忽然,她回头看见了摆在桌子上的水碗,心中一亮:“有了,给每人凉一杯水吧!免得大家又去喝冷水。”于是,她把每个同学的碗都找了出来,摆到桌子上,拣了两个大杯子,架着拐一步一步走下楼去打水。

  一趟、两趟、三趟……晓颖右手架拐,左手端杯,小心翼翼(yì)地一层一层地登上台阶。汗水顺着她的脸颊(jiá)淌了下来,残疾的右腿隐隐作痛,她紧蹙(cù)着眉头,咬着牙关,不停地上楼下楼,终于每个同学的水碗里都凉上了开水,那一个个小小的水碗里充满了她对同学们的深情厚谊。她脸上露出了甜美的笑容。

  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急匆匆地冲上楼梯涌进教室。看到桌子上每个人的水碗里都凉着开水,大家都怔住了,准又是丁晓颖!大家激动地端起水碗,纷纷围到她的身边,不住地感谢她。晓颖红着脸,不好意思地笑着说:“这有什么?你们快喝水吧!”看着同学们大口大口地喝着水,晓颖的心啊,比喝了蜜还要甜!

  1、在文中选择正确的字用“______”标出。

  2、照例子写词语。小心翼翼

  3、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4、 从第一自然段中,用“ ______”画出一个比喻句,用“ ______”画出一个拟人句。

  5、从短文中用“==”画出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

  6、缩句。 那一个个小小的水碗里充满了她对同学们的深情厚谊。

  7、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心中一亮”是什么意思。

  8、这篇文章主要讲了____________事,告诉了我们 ____________道理。

语文教案 篇5

  教材简析:

  这是本册第二个集中识字的单元,认字10个:邻、临、浴、咏、踊、甬、俑、蛹、涌,写字9个:邻、临、浴、游、泳、勇、敢、踊涌。本单元在部首识字、声旁认字的基础上,先教学汉语拼音大写字母,然后教学音序查字法,使学生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找自己想写而不会写的字,利用学过的部首区分同音字,进一步体会形声字的规律,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会写本课的10个字词。

  2、学习用音序查字法,能根据部首表达的意思选择要查的字。

  3、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良好习惯,提高独立识字能力。

  教学建议:

  在实际运用中,选择查字法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在知道字音字义而不会写的时候,用音序查字法解决字型问题;在知道字型而不知道字义的时候,用部首查字法解决字音或字义的问题;随着识字量逐步增多,字义问题更突出了,音序查字法就显得快多了。教学时要特别注意教会学生选择查字法。要注意教学的趣味性,组织好游戏、比赛等教学活动。

  音序查字法速度快,使用率高,不但可以用来查找自己想写而不会写的字,还可以用来查找字的义项。本学期集中练习查找自己想写而不会写的字。运用音序查字法有两个难点:一是能把音节拆分成声母、韵母和声调,而是能从一批同音字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字。第一条从开学就开始练习,第二条前面已经做了渗透性练习,这里在强化一下。怎样从同音字中确定自己需要的字呢?简便的办法是,利用学过的.部首区分同音字。由于需要综合运用所学过的部首,必须熟练地掌握常用部首。

  认大写字母时要把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对照起来认记。有些学校,从一年级起就开始学英语,这个练习可以一带而过。学唱字母歌可以帮助记忆字母顺序,但是不必教字母名称。

  认识音节表比较复杂,教学时要注意少讲规则,多练习。

  如果前面几个环节都能抓好、抓时,真正学习音序查字法时学生就可以对照插图自学了。

  学习生字时,不要离开词语。要把分析字型、字音、辨析字义结合起来用,用写强化认识。

  拓展练习:

  一、写出与小写字母相对应的大写字母。

  j()d()g()a()q()l()

  f()n()r()m()h()t()

  二、你学会了吗?查一查,填一填。

  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

  蚯蚓土里造宫殿,蚂蚁地上运食粮。

  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

  翅: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

  忙: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

  游: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

  精品教案:

  (一)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字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已经通过各种方法认识了很多字,并且知道有很多字是同音字。今天我们再来认识更多的同音字。

  二、学习新词、新字。

  1、出示词语。

  邻居树林临时淋浴

  永远歌咏游泳勇敢

  2、小组内读词,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3、学生汇报:邻、林、临、淋读音相同,永、咏、泳、勇读音相同。

  4、出示:邻林临淋磷鳞嶙粼霖

  永咏泳勇踊甬俑蛹涌

  5、师:这些字的读音相同,意思一样吗?

  6、学生,把了解到的字义在小组内交流。

  7、扩词练习。

  三、学习写字。

  1、出示要求写的字,认读。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3、小组交流:你认为哪个字难写?怎么写?

  4、自由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语文教案 篇6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能根据故事情节展开联想,续编故事。

  二、教学

  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续编。

  三、教学难点

  提高阅读能力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揭题

  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来读懂这篇课文。

  二、回忆学法、自学课文

  想想读懂一篇文章的步骤是什么?

  a)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b)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c)围绕问题读课文,理解课文。

  d)感情朗读,谈体会

  三、反馈

  a)同桌互读

  b)抽生读,检测读音

  c)说: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d)谈体会:从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

  四、熟悉故事情节

  1.分角色读课文

  2.分角色表演

  五、拓展训练

  1.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2.把编的故事写下来。

  六、词语盘点

  1.读读读记记

  2.完成读读写写

  3.把好词积累到词汇本。

  板书:

  小木偶的故事

  启示:仅有一种本领是不行的,人应该多方面发展。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长征教案02-10

语文经典授课教案01-23

《语文天地》教案03-23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语文《狼》教案 03-18

语文《识字》教案01-20

语文备课教案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