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感受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
教学难点
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导学过程
预习题纲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内容。
2、搜集荷花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喜欢猜谜语吗?请听好了:一个小姑娘,立在水由央,身穿粉红袍,坐在绿船上。(打一植物)
2、说说你了解到的荷花。(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荷花的资料)
3、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板书课题)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分组出示生词,指读,正音:
A、挨挨挤挤、翩翩起舞、随风飘动(读了这些词,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
B、荷花、莲蓬、饱胀、衣裳、仿佛、舞蹈、蜻蜓、
3、接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这一池荷花?
三、读议结合,体会情感
“我”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
(一)品读二、三段。
1、自由读二、三自然段
边读边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划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为什么喜欢,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
2、理解并读好重点句。
(1)“荷叶挨挨挤挤的……”
从这个句子中你感受到荷叶是什么样子的?从哪些词体会到的?[课件演示:挨挨挤挤的一池荷叶]你们看,这就是一池挨挨挤挤的荷叶,这就是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呢!看了画面,谁能把这句话读得更好?(指名读、齐读)
(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a、谈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好?
b、换词理解“冒”:“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
C、表演体会“冒”:荷花是怎样冒出水面的?谁能来表演一下。
d、激发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它们想干些什么呢?
小结: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你们看,一个“冒”字不仅把荷花写活了,而且使它变得更美了。现在你应该明白为什么说这个冒字用得好了吧!
(3)“有的……有的……有的……”
a、[课件演示:荷花的三种姿态]这些姿态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看!
b、看了刚才的画面,你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哪三种荷花的样子么?(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
C、引读三句话:刚开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全开的呢?将开的呢?
d自由练读。(你们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这三种姿态不同的美和可爱么?)e、指名朗读。
小结:[课件演示:一池荷花]
师读:“这么多的白荷花……也很美。’”此刻,你最想用~个什么词来形容这些荷花呢?(板书:千姿百态)
作者又把这一池荷花看作了什么?
a、质疑探究:读了这句话、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2(作者为什么把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幅活的画?画家指的是谁?)
b、分组合作,讨论交流。
小结:正象你们说的那样,这一池荷花不仅仅很美,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荷花竞相开放的生机和活力,因此作者把它看作是一幅活的画。(板书:一幅活画)而正是美妙的大自然这位了不起的画家创造了这样的杰作,才让作者产生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同学们,让我们也走入画中,一块来回味课文的二、三段。
(二)巧读四、五段。
1、指名朗读四、五段
2、看到了这美丽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
3、自由读课文,当作者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色?
4、如果,体也变成了一朵荷花,理象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5、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6、齐读第四、五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总结全文。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新词。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回顾全文,总结写法
1、齐读全文。
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本文的?
(板书:闻到──看到──想到──回到现实)
3、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篇文章写得这么美?
(板书:细致观察、丰富想象)
三、拓展练笔
1、作者把荷花写得如此之美,你们一样能把自己喜欢的花写下来。
2、交流课前所观察的花。
3、师引导依照课文分成几个部分写,写出特点。
4、交流习作,讲评后,学生修改小练笔。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观察描写,识记字形
3、集体交流,重点点拨范写:
4、书写练习。
5、自评互评。
五、作业布置
抄写文中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板书设计
闻
叶:多绿大圆
荷花看活的画
花:才开全开将开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读9个字。
2、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重要电话的重要性,懂得做事要讲诚信,做个勇敢坚强的孩子。
教学重点:
理解重要电话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理解重要电话的重要性
教学具准备:
字典词典
教学过程:
一、结合生活实际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20课重要电话(板书课题),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读课题质疑,简单板书:什么电话?内容?
师:同学们,你们有过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吗?当你一个人在家时,有什么感觉?学生说出自己一人在家的体会。
师:我们一起看看书中的小女孩是怎样做的?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把字音查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读准下列词语的读音(板书)
3、两个人互相检查读书。
4、指名分段读课文,集体评。
三、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并找出重要电话是什么?
1、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谁来说说重要电话是什么?
重要电话就是天亮时妈妈打来的电话
四、理解这个重要电话如何重要
1、讨论:为什么这个电话重要?
边朗读课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2、汇报交流在交流时学生要边读边说出重要电话重要的原因,重点弄清以下三点
(1)妈妈打电话的目的,意在引导孩子夜里一个人在家锻炼胆量,成为勇敢的孩子,育人的目的重要。(板书)
(2)从妈妈打电话的时间和内容看,是了解莎莎是否在家,是否克服了胆小,育人的结果重要。(板书)
(3)从莎莎等电话过程及结果看,等电话真正起到了激发孩子思想斗争,不断克服胆小的作用,育人的过程很重要。(板书)
(3)莎莎是个怎样的小女孩?从哪看出来的?妈妈怎样?
先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班内交流预设:
1、莎莎是个胆子很小的女孩。
2、莎莎是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
3、莎莎是个能克服困难的孩子。
…………
要找到相应的句子反复读一读。
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大家:
莎莎开始很害怕,而且几次想逃跑,但最终她逃跑了吗?为什么?
莎莎没有逃,因为她怕那个重要电话是病人找妈妈的。
老师还觉得莎莎的妈妈是个很聪明的人?你们有什么看法?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解决。
发表学生的个性化想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说的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当中有价值的见解。
让学生多读,提倡个性化的朗读,读出莎莎的害怕及心里的矛盾。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体会莎莎心里的变化,发现莎莎身上的优点。
引导学生体会出莎莎还是个很有爱心和责任心的孩子。
五、变换角色朗读课文
让学生把文中的“莎莎”都该为“我”来读
六、小结
1、与家长说说,学习完这篇课文,你的感受是什么?你应该向莎莎学习什么?
板书设计:
课外拓展:
你有这样的经历吗?你的感受怎样?把自己的感受用日记的形式表达出来。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读懂课文,体会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并学习这种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
1、搜集李四光的生平、图片、童年故事。
2、生字、新词卡片。
3、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奇怪的大石头》。
2、过渡: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同学们想知道的很多问题,我们都可在文中找到答案。
3、李四光简介(结合课后的资料袋和自己搜集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眼中的李四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各自轻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预习情况。
(1)认生字: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2)指导生字书写: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应该怎样写。
(3)教师点拨下面的词语。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向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
3、教师播放课文范读,学生听读,思考:课文围绕大石头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三、自由朗读课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
四、作业设计
1、教师点击课件,学生随堂完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巩固新词,朗读课文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并组词。
2、分组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感受体悟
1、感知巨石形象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他常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一起前往现场,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请大家自学第二自然段,要求如下:
(1)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
(2)李四光和伙伴们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
(3)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这是为什么?
2、感受好问精神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是怎么问的?老师是怎样回答的?李四光听后是怎么想的?同桌之间对问对答。
引导学生思考:听了老师的回答,李四光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3、解开巨石之谜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最后这个疑问得到解决吗?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
读后交流: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巨石之谜的?
教师主要引导:
(1)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许多年;
(2)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3)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4)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带着问题朗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适度拓展
1、总结: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的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巨大价值。愿小朋友们保持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追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
2、我们知道李四光和大石头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这方面的知识?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
读懂诗歌,联系生活畅想、感受美景。
[教学准备]
师:轻音乐、组织学生去户外观察春天。生: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指导自学:
三、检查自学情况,解决困难,随机巩固识字:
四、学习写字:
五、结课: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想给自己留什么作业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本课部分生
2、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春天的古诗。
二、朗读感悟诗歌,积累词语: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总结:
这节课你快乐吗?回去以后画一画美丽的春天吧!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
【设计理念】
以感情朗读为主线,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对课文诗句及其描述的事物有所感悟和理解,并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揉、缤”等生字,会写“晨、盈”等字。
2、感悟诗歌语言,领悟诗歌意境,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
3、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重点:感悟诗歌语言,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难点:领悟诗歌意境。
【教具准备】
课件或图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或图片展示“公园的早晨”“海滨的早晨”“校园的早晨”等画面。
2、导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美好一天的开始,是一天中的重要时光,给人朝气蓬勃的感觉。人们喜欢早晨,画家描绘早晨,诗人赞美早晨……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首赞美山村早晨的诗歌。诗人用优美的诗句,赞美了山村早晨的自然景观和现代的山里人幸福祥和的生活,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
二、范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轻声自由读,要求:
①读正确,读通顺,把不懂的字词画出来;
②说说你对这首诗歌的初步感受。
2、这首诗歌有多少节?每节主要讲了什么?哪几节的内容是相关的?
3、小组合作,分节试读,交流体会。
四、学习生字,读通课文
1、自学生字。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结合词语、诗句或借助工具书理解字义。
2、与同桌合作,说说怎样记字形。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重点读准字音:揉、缤、展、悦、妆、拳、羞。
(2)开火车认读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五、指导书写生字
1、找出较难写的字,教师示范写。
2、在你认为容易写错的字下面做个记号,想想应该怎样写才能写得好。
3、仿照课文后面田字格里的范字把生字写好。
4、同桌互评。
六、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词。
2、同桌互读课文。
3、请七位同学每人读一节,读后评议。
二、读悟第一、二、三节
1、齐读第一节。
你从中读懂了什么?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早晨到来了?
2、指名读第二节。
(1)这几行诗分别写了什么事?各是什么?
(2)自由读,体会诗句的语言美。
3、自由读第三节,理解“睡眼惺忪”“水墨丹青”。
4、读第一至三节。
说说诗句的意思,想想该用什么语气读,边读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山村早晨的美丽、宁静的'画面。
三、读悟第四至第七节
1、自由读,思考:每节诗分别写了什么人物?他们都在干些什么?
2、在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
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结合插图,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2)这么美的图境,这么美的诗句,你有什么感受?揣摩如何有感情地诵读。
(3)轮流读一读,比比谁读得好。
四、朗读全诗,练习背诵
1、听录音朗读,尝试着标出停顿与重音。
2、轻声跟录音朗读,边读边想象山村早晨的美景。
3、在你喜欢的诗句下面画“”,想想你为什么喜欢它,和同桌交流,一起欣赏。
4、练习背诵。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第三题。
2、写几行诗,描绘一下校园的早晨(也可以写其他地方)。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8-27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争吵》教案05-07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荷花》教案11-1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02-03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燕子》教案06-20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案06-04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教案09-26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可贵的沉默》教案04-30
语文下册三年级的教案04-15